• 科大首页
  • 部门简介
  • 人大政协
  • 民主党派
  • 民族宗教
  • 党外知识分子
  • 留联工作
  • 下载专区
党委统战部
>>
出彩的你
赵晓昱:把论文写在大地上
发布时间:
2022-12-02

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、人才是第一资源、创新是第一动力。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,需要有人才去推动,人才需要创新拓展。而科技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企业化生产,从头脑到实验室,再从实验室到企业落地,这一过程无疑需要艰苦的跋涉。

赵晓昱,这个1986年出生的年轻的副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。因一项专利技术成功转让让大家刮目相看。化工与材料学院党委书记崔永岩说:“赵老师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。”

826638af62034d22bd5a8a7e4d443ab2.jpg

这一消息是从致公党天津科大支部召开的“喜庆二十大,奋楫再扬帆”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研讨会上得到的。此前,天津科技大学与西藏锂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。今年八月间,化工与材料学院工业结晶团队赵晓昱副研究员和该公司签订500万元的技术转让合同,拟就电化学卤水提锂技术的专利群开展产业化工作。目前科研转化进展顺利,合作双方配合默契。

赵晓昱自日本福井大学博士毕业后,一直面向资源、能源和环境问题,以电化学和工业结晶技术为手段,从事分离提取技术,海卤水资源利用技术等科研工作。

赵晓昱坚持在科研领域里面守正创新。守“盐业黄埔”光荣传统之正,立足我国丰富盐湖和海水资源的现实,结合工业结晶和电化学分离技术,大胆假设小心求证,创新型提锂技术之新。

赵晓昱认识到,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,锂原料供应不足严重制约了双碳目标的达成,供需关系的失衡也造成了其市场价格波动过大等社会经济问题。我国有丰富的锂资源赋存于盐湖卤水中,而绝大多数盐湖分布在青藏高原等生态脆弱区,开发一种绿色、高能效、循环性强的新型提锂技术迫在眉睫。

专注深研生硕果。赵晓昱及其团队长期致力于“盐湖卤水高效提锂”技术研究,开发出一种适用于生态脆弱地区,不引入有机溶剂,不产生任何废物废水排放的新型电化学不对称电容提锂装置和工艺,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装置、电极形态和电场三方面创新,申请发明专利三项,已获授权两项,并成功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。

8a28bd148a6f4c2ba76963db4a29b560.jpg

目前在东华大学读博的赵晓昱的学生张颖冰介绍,赵老师对科研有一股执着精神,着实令人钦佩。他坚持科研育人,引导学生,找准研究兴趣点,设定适合自身的研究目标,加强指导,让学生主动学习和科研。同时,当学生遇到难题,他加班加点,积极协助解决。对于科研的高标准严要求和一丝不苟的精神,让他的学生们养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,研究性思维和科研能力得到很大提升。

听到致公支部党员们的赞扬,赵晓昱很低调。他说,作为科大的学生,又成为科大一名教育工作者,科大“尚德尚学尚行 爱国爱校爱人”的校训一直铭记于心,不敢有稍许懈怠。要忠实履行教师职责,就要着眼于国家发展需求,着眼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干点儿实实在在的事。

疫情当下,抗疫之中,赵老师没有停下研究的脚步,他把目光又盯在了运用此项技术分离提取其他元素上。